19 Dec 2008

身為團契社長該做的事

  1. 督促契友追求信仰
  2. 鼓勵有興趣這者來團契
  3. 同工造就
  4. 寫團契成果報告
  5. 幫團契核銷
  6. 為團契尋找資源
  7. 為契友代禱
  8. 會前所有準備
  9. 會後所有收拾
  10. 分配工作
  11. 顧好學校功課
  12. 關心同學
  13. 和團契輔導、老師協調
  14. 連絡事情

上面的幾項,並非按這重要性排

我會累嗎?真的,很累很累,真的好想歇斯底里的大哭一場,我真的好想把書唸好,讀書和追求神哪個重要?就現階段而言我是「學生」,所以讀書最重要,因為書讀不好,什麼事也做不好,說不定還落人笑柄;神不會因為我們全心追求祂而讓自己被當掉而感到滿足吧!今天剛好看了盈瑜的短片,真的很感動,在大學能遇見真正的朋友,給我關心與溫暖還外加肥胖是嗎?我常常跟老師和盈瑜討論很多關於團契的事,包括上面幾項,討論這些事所需的精力不會比讀書來的少,雖然讀書很忙,但是團契的事還是很重要,這些我是不會遺忘的,尤其再過一學期又要交接了,跟老師在團契方面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下面的都是我跟老師討論及和盈瑜聊天後,我給自己的想法作一個完整的述說。

督促契友追求信仰這一項,我必須要說,追求自己的信仰是要當事人有心、有能力、有渴望、有感動、有時間,我有心、有渴望、有感動,但我就是沒時間,那其他同學呢?該來團契的沒來,該去教會的也沒有做到,穩定聚會和來團契服侍是那些身為自己口中的「基督徒」理所當然去實行的,但在慈濟這一年半裡,我看到的都還是那些「基督徒」不願承認的軟弱,我除了提醒、鼓勵,我該施壓嗎?不,我並沒有那個能力,就算是對自己的幹部,我也沒這種權力,為什麼?身為領導人不該好好督促自己的同工去追求信仰嗎?我想好好回答這個讓我自省的問題。

上帝量給每一位個人的是不同的,我一直希望團契有多一點的社會組同學來幫忙,因為,社會組比起自然組,他們的時間彈性遠遠大過我們這些快被課業壓死的人,尤其是沒有打算要唸研究所的同學,我也可以快樂的唸生科,當然前提是我以後一定會轉行,或準備被退學,但是,我並沒有這些念頭;當初在猶豫要不要接社長時,老師說:「社長只是兼職,你是學生,學生就是要把書唸好,神不會要你把很多的時間獻給祂,祂只是要你那服侍的心」,老師了解我的困難,到現在還是不斷關心我的成績,面對團契的事,老師也常提醒我,有能裡做就做,沒能力就不要想去達成,那面對其他同學,我又憑什麼去要求?我可以體會成績下來那一刻的壓力,那是會讓人崩潰的,所有的輔導、學生、老師也是要面對個種壓力,當然壓力來源大不相同;在團契很多時候,不能說他的系很輕鬆就要求他多做事,也不能說某某人我「感覺」他都沒在認真追求信仰我就給他行為和言語的施壓。那牧者有為什麼有權力要求會友,我想,這不是要求,而是教導,這是神給牧者的工作與權利,這是他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而我,只是學生,我沒有管別人信仰的資格,更何況自己是不是有真的有好的榜樣,這我自己無從定論。上禮拜我當著大家的面說,我已經累到團契所有的事都不想管了,我真的想好好把書唸完;每個禮拜三,我五點就開始搬電鋼琴、架電腦、搬桌子,同樣的,結束了這些是我還要再做一次,感謝幫我的同學,但真的一個人做事,尤其是吃力的事,你會覺得自己好無助、好寂寞,但是,想想大家都很忙,盈瑜是班代又是系學會美宣長,她比我更忙,希望他留在團契不是為了什麼,而只是希望上帝的羊能夠回到牧人身旁,我有怎能再加諸更多的壓力在他身上,我想團契是以鼓勵非權威式教訓,不管一個人做的在差或在不理想,我們除了教導更要以愛包容不是嗎?

同工造就,方式多到不可勝數,參加營會、特會、造就課程,讓同學願意委身與獻上,開學時,團契所有輔導要我把工作分配給大一新生,讓他們有參予感,覺得自己是團契的一份子,我堅持不給他們工作,不去要求他們,他們自己來找我認領工作我才放手給他們發揮,因為我知道沒有新生生活的哀怨,為此,老師覺得我脾氣很硬很拗,板著臉遜了我一頓,但我還是說「不」,不就是不,沒有一個人坐下來聽我一年來的辛苦,只是要求我在團契缺人情況下毫不猶疑的接下社長,我覺得自己在團契的份量就只是「當人頭」,我在團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我又是牧師的女兒,所以義不容辭的位團契捨命是「應該的」,或許這樣講對輔導們並不公平,但是我也知道團契事工真的需要人來擔下責任,神就是要我來付這個責任吧!請問,接下我也要讓接我工作的學弟妹有這樣的感覺嗎?當然不要,我不要這樣訓練自己同工,我要讓他們自己發覺自己的恩賜,然後用這些恩賜為主效力;今天跟盈瑜談到社費這件事,我的態度跟老師一樣「為學生奉獻,不求回報」,萬一有些同學只是來看看,要他們交錢很奇怪,但盈瑜說:「看情況,若來兩次以上的同學,就請他們交社費,他們會認為自己因為交錢,所以更應該繼續來到當中,說不定這些費用會變成一種奉獻。」很有道理,那在團契中同工的奉獻呢?我們團契有很多自主傳道,他們必須為自己尋找奉獻,他們沒有穩定的薪水,而團契給他們的講師費也算是為他們奉獻,我曾問老師說:「學校一小時給我們615,但我們團契給的超過這個金額,團契很難維持一定的經費」,曾老師說:「不要虧待傳道人,錢也不用擔心,有事工神自然會預備足夠的奉獻讓我們用」,我會要求自己奉獻,不管是金錢或時間或能力,但我發現,第一、我的零用錢不多,生活費也剛剛好,雖然爸爸樂意讓我奉獻,但我們也並非富裕家庭。第二、讀書時間不夠,但用在團契要4小時、教會有課輔、陪讀、主日學,這學期已經捨掉不少教會服侍,我發現讀書加用報告的時間還是有限,就算我有負擔還是很難身體力行,將心比心,盈瑜的工作量遠超過我,她生活也省吃儉用,忙碌中她願意來團契幫我忙、陪伴契友、關心學弟妹,我真的很窩心,那我又還需要求她在團契有更多的服侍。

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忙碌,而身為社長我如何在別人身上看到他們的軟弱與忙碌,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誰不希望有多一點的人為自己團契奉獻,我也是很希望,但老師和師母不斷提醒我,可以訓練一個人願意委身或付出力量在團契,但不能要求別人有多更多的奉獻,因為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困難,如果我們要求別人為團契奉獻,他那些人又要要求誰為他們奉獻呢?很多時候不是自己沒有困難別人也沒有,如果我這樣想就錯了,因為別人一定有比我更多的麻煩要應付,就像是,我遇到危難我會埋怨,為什麼這些與我親近的人都沒發現我的問題,難道我的無助已經那麼明顯了,為什麼你們都沒有察覺?話說回來,我自己是不是又真的察覺身旁的人需要我了?那可不一定,就是因為我不夠貼心,我真的神經很大條,如同盈瑜說的脫線,所以我總是認為為什麼已接觸這個信仰的羊,依然在外徘徊而不回到牧人身邊,或許我漏掉太多的過程,所以我無法理解既離開團契又拋棄教會的同學,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隱藏自己的信仰,所以在我未了解以前,我還是以鼓勵、了解繼續與大家共同經營團契。

盈瑜看了感覺怎樣啊?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林宣,現在團契剩多少錢呢?不必為錢的問題擔心,想想即使有錢了又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