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參加大專總會辦的同工訓練營,南信牧師提到:「如果你們團契消失,會不會對這個學校有所影響?」真理姐問我,自己也出乎意料的回答:「不會」;事實上團契消失對少數幾個同學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我真的沒有把握會影響整個學校,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福音失落的蠻荒之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寓言:
一群烏鴉飛累了停在一個地方想找水喝,那個地方非常乾燥,根本就沒有水源讓他們飲用,後來烏鴉們找到一個破水壺,裡面剩下壺底的一些水,因為水壺太高,他們嘴根本無法伸到底層,有一隻烏鴉在一旁玩起石頭,不小心掉入壺中濺出小水花,於是大家開始往壺內丟石頭,想要濺出更多水,就這樣因為石頭的堆積讓水位漸高,後來烏鴉們終於可以喝到止渴的水。
同訓營的前一天晚上我突然回想到這個幼稚園就知道的故事,我不斷的思考,團契每一位伙伴就像這群烏鴉想要喝水─上帝的恩典,在一個福音乾旱的沙漠之地,我們不能被動的等待下雨否則會乾死,我們要主動去找水喝,找到卻喝不到時就是神的帶領了,第一顆掉入水中並賤起水花的石頭的瞬間不就是人的盡頭神的源頭,然而烏鴉們最後終於喝到水,這缸在慈濟的恩水是乎還沒溢出來讓更多人喝,只有我們這群圍在壺口渴慕水的烏鴉,那壺水夠不夠所有的人喝又是五餅二魚的信心;我們都是丟石頭的烏鴉,水位還不夠高的原因是我們需要更多人一起同心投石讓更多等待人嘗到那甘甜,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投石,因為恩典即使擺在眼前,若不努力還是很難體會那美好的過程與碩果,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投石,因為相較於獨占我們更希望分享這份愛與恩典;上帝為什麼要把我們帶到一個荒漠,因為上帝知道我們不會乾涸,天父知道我們樂於分享,天父更清楚即使我們飢餓口渴疲累,我們求的還是心中對愛的滿足。
觸愛團契的消失只會讓水位停在缸底,那水就像焚而不悔的荊棘是永活的水,上帝會用不一樣的方式讓我們繼續投石,因為在曠野必有水流,在沙漠必有河湧流。發光的沙要變為水地;乾渴之地要變為泉源。團契不是因為屬神就完美,更重要的,一個團契的建立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生命的破口,這些的不完全讓我們聚集一起尋找神對我們的美意;人為什麼懷疑神的存在性,因為相信自己夠好夠完美?人為什麼桓誼神的善惡?因為總是希望神按照人自己心中所求的成就一切,人為什麼不接受神的恩典?因為認為那恩典微乎其微不值得花精力經驗,人為什麼拒絕神的主權?因為那更顯得自己卑微。大學邁入尾聲,自己曾經拒絕神的邀請,也很過分的拒絕邀請別人來遇見神,我曾經想過沒有團契我的生活會不會更輕易一些,沒有團契我可以少一點爭吵與眼淚,甚至想過沒有上帝,我可以少一點懷疑那些主內的弟兄姐妹信仰的真實性。曾經主日禮拜在禱告中問神:「可不可以讓我暫時離開,離開這個信仰,暫時遠離這個生活圈,因為好失望好辛苦好多眼淚」,下一秒牧師就在台上說:「人不能離開上帝,因為迷失了可能就找不到回頭路」。多麼希望有更多人來團契認識耶穌基督,真的很希望曾經來過團契的學生不要只是帶著玩社團的心情,看看不喜歡就打退堂鼓,大學生更應該具備對生命負責的態度,而非只是走馬看花的尋找自己想要而非真正需要的人、事、物。
如果觸愛團契消失在慈濟大學真的會有影響嗎?這就要看大家對上帝的態度,考驗自以為是的大學生到底有幾把刷子了,但至少我還是那需要神雙手扶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