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神學院第17屆基督精兵營—Breaking Self,人生中第一次的神學營會,讓我畢生難忘的可貴記憶,大會主題Breaking Self就是要我們破碎自己,再藉由神把我們重新完整拼湊。加爾文,一個影響長老教會500年歷史的人物,一個不斷突破與更新自己和上帝關係的人,一個奠定長老教會神學思想重要的人物,加爾文就是這次營會的主題,他讓我們看見和聽見宗教改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我是一個很難融入人群的人,縱然從小在教會長大,但我看見很多人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也得到很多沒有單純的愛;當我一發現基督精兵營只限名額80人我真的很高興,因為300多人的營會是我心中的障礙,所以大門、大靈、神研讓我卻步,於是我下定決心參加,加上神學工作坊信德哥專講後的宣傳實在讓人很心動!確定是否參加的過程中一度因為準備多益英文檢定而有所遲疑,但後來還是決定暫時放下身邊很多惱人的問題,去未曾進入的爸爸的母校走走,好好認識自己所屬的長老教會並省視自己的信仰。
第二天我們進行加爾文主義和亞米紐斯主義的辯論,其中加爾文主義的五點教義(Total inability, unconditional election, limited atonement, irresistible grace,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英文縮寫為TULIP,其中有限的代贖、不可抗拒的恩典、聖徒的堅忍讓我無法認同,辯論中我還一度被反方給辯倒,後來我在另一本書中看到另一種不同的TULIP解讀方式,分別是triune love, unselfish election, limitless reconciliation, inspiring grace, passionate & persistent saint,這五點看起來較折衷,沒有加爾文主義來的那麼絕對!不過加爾文主義是多方主張的統稱,並非由加爾文自己提出的,若真的要深入了解加爾文的文學思想,還是回歸到《基督教要義》會更妥當。
長老教會正處於一個轉型的世代,這個過渡期讓我久久無法面對自己的想法,甚至很痛苦,我希望長老教會能保留傳統,但是不能執著於「熟悉」的禮儀,信德哥說了一句話:「作為一個名詞的教會是一種傳統的記憶」,幾天下來的小組分享我發現兩個讓我很難過的問題,第一、人數對於人去教會的影響非常大,第二、聖詩真的必要嗎?多數同學對於第一天到營會的印象是人怎麼那麼少,感覺就不好玩,當一天天過去才慢慢發現營會中的「梗」真的很吸引人;教會或營會人數多寡真的那麼重要嗎?難道一定要人很多才能認識神嗎?難道要不斷有火熱敬拜讚美才能經歷聖靈嗎?難道一定邀方言才能讓神更親近神嗎?我的心中一直有好多爭戰,因為我不希望教會中的長者總是習慣傳統,我也不希望年輕一輩的眼中只有那種充滿感動、或熱與眼淚的敬拜讚美,或許大家很難想像我是在多傳統的長老教會長大,我的牧師爸爸對蹦蹦跳跳的敬拜是多麼不以為然;雖然我是客家人,但離開母會我依然選擇台語禮拜當作自己的主日崇拜,老實說我並不是那麼喜歡聖詩,牧師的講道我可能有部分聽不懂,但是我還是在國、台語禮拜間做了這樣的一個選擇,為什麼?因為我發現自己要安靜且謹慎來到神面前才能清楚聽見神所要對我說的話,牧師對長輩們的教導總是多過我的期待,然而處於這個世代的我們,重視的不是親近神的話語而是如何被聖靈感動,教會人多好像才是復興應有的樣式,人少是一件讓人擔心的處境,傳統的禮拜似乎在年輕一輩眼中是愚昧的,而高聲歡唱才是合乎潮流的,沒有敬拜讚美的教會好像注定面臨被淘汰的危機!教會是建立在神的話語而不是建立在音樂,加爾文不也強調上帝的靈與上帝的話同時動工;有些同學對於聖詩不以為然,分享中他們認為聖詩很無聊、讓人想睡覺,為什麼大人還是要唱聖詩,我曾經問過爸爸這個問題,他回答我說:「重點在於詩歌中的歌詞,聖詩的歌詞可以將信仰帶到更深層問題,可以讓自己對信仰有更多思考」,這又是讓我感到痛苦的地方,難道這是讓長輩不願意學習接受新事物的藉口?我發現長老教會必須面對新一代的需求,但卻不能忽視長者對傳統的堅持,而年輕人認為長者思想老舊過時,而長著認為年輕人只顧自己開心不替他們著想,這些問題不斷循環,問題最後的解決方式通常是─老、少分別開來,當問題碰在一起時就只有爭吵的火花並沒有好的溝通!
今年是加爾文誕生500年,也是長老教會重要的一年,營會四天我們認識加爾文如何重視與神真實的關係,如何藉著神去認識真實的自己,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加爾文如何在痛苦中堅持宗教改革,當我發現加爾文被趕出日內瓦的同時他變得如此輕鬆無負擔,我不經回頭看過去兩年的自己,這兩年團契有很多事工,但真正讓人倍感壓力的不是「事」而是「人」,一方面聽到母會有很多「人」溝通不良而產生的問題,自己嘗試去聖經中找尋安慰的聲音,但諸多煩惱交錯在一起讓我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處理情緒問題;在營會第三天晚上專講─Change 永遠施工中的親密 後的禱告,信德哥要我們為和自己和嫌隙的人禱告時我完全崩潰,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的湧出眼眶,剎那間我才了解自己逃避生命破口好一段時間了,該是放下那自己走不過的情緒的時候了;作為牧師的孩子我們比人白白享受更多的愛,卻也使我們被逼著面對很多小孩不必理會的問題,身為一個PK我們可能無法替自己的父母伸張正義,我們的服事可能被視為理所當然,更痛的是,我們的負面情緒被忽視;身為一個缺乏學生同工的團契社長,我必須負擔多數的事工與輔導們的莫名壓力,我要面對我有期待的的輔導,我要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我要幫父母分擔心中的鬱悶與辛酸,我要調和團契內不同的意見,更困難的,我要面對自己的軟弱,這兩年來我逃避很多問題,但最終還是無法逃避神面前那個軟弱的自己。營會第二晚,姐姐跟我說小組分享的時間,當她提起團契中很多的紛爭與攻擊時,她也不住的流淚,當我聽到姐姐跟這麼說時,我還很理性的說妳:「石老師不是才剛分享完說,只要轉個方向,把焦點放在神要你做的工上面,妳就不會太在意別人」,而我卻忘了自己也是個軟弱者,因為我也常常模糊焦點。
石素英老師說,一個完整的人必定有情緒,而神卻接納不完全的我們同時代表祂接納我們的情緒,今年我卸下社長的職分,同時間我真的好高興好輕鬆,我可以像加爾文一樣不用再去理會那些繁雜的聲音,但是我不斷提醒自己說:「不能因此就推卸責任」,人所要面對的是天上的父,我們若失去與父神好的關係我們是無法與人和好的,我們要傳福音的首要條件就是,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不足,並認識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生命後,藉著神所應允的恩典與智慧去向人傳揚祂的福音;熙皓哥曾經向我們分享,每個人來到團契就是坦然面對彼此的時間,坦然會讓我們發現自己可能是逃避神的約拿或膽怯面對耶穌的撒該,若我們沒有面對自己,今天我們可能就是站在樹下謾罵並嘲笑撒該的人。營會最後一天專講─Go! Go! Calvin,信德哥再次提醒我們,現在不管我們在任何一個專業,都是裝備自己的過程,如同不起眼甚至差點被父親遺忘的大衛,他能一次命中哥利亞的要害絕對不是偶然的,他先前一定有多次的練習,而這項技能會為大衛帶來勝利,或許也是大衛自己意料之外的結果,加爾文也是很好的例子,早年專研法律的他,後來回到神學研究,或許法律看似無用,但法律的訓練造使加爾文成為一位心思細膩、思考周詳、謹言慎行的宗教改革家,而回到我們自己的專業,現在看似與服事毫無關聯,未來有一天我們的專業也會成為神所用,有一天我們要成為異花授粉者,信德哥也不斷的提醒我們,離開自己的領域回到教會,也千萬不能有屬靈的驕傲;這次營會的小組安排非常奇妙,我們的小組員多書都年紀比我小,學校團契經驗似乎也不多,每次的分享,我的話好像特別多(真是不好意思),很大的原因是在團契兩年的操練,我不斷面對信仰上的問題與阻礙,而這些過程讓我慢慢學習去面對自己和面對神給我的挑戰,這次的營會的自我表現,是這兩年來不斷累積所展現的;最近遲疑是否該繼續往生科發展的我,在營會一次又一次的體驗中,神慢慢讓我找回失焦已久的眼光,這段日子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眼淚和歡笑也毫無次序的參雜一起,深信神讓我來決定來到基督精兵營都有祂美好的旨意與安排。四天營會結束並沒有帶來太多離別的悲傷,因為我們依然同為神國的人,離開台神的腳步將會持續往前走,基督精兵營成為我們服事中裝備的一站,願神繼續看顧辛苦照顧我們的每位同工、講台上賣力引導我們的石老師與信德哥和即將成為教會支柱的每一為基督精兵。
4 comments:
原來你是長老教會牧師的孩子喔!很高興認識你,也找到切入點可以與你更多的分享信仰.
我的叔公也是長老教會的牧師,在台中牧會,我的決志禱告是在他的聚會中的.而現在我的神學立場就是加爾文改革宗信仰,我想身為長老教會的你,應該更能體會我在<>那些回應.
加爾文主義或改革宗神學(歸正神學)是值得學習的.而TULIP是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的歸納,也是加爾文從神啟示的聖經中的歸納.
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必定是TULIP!
人的全然墮落因此無法自救
無條件的揀選說明恩典完全出自神
有限的救恩臨到那些蒙恩之人
不可抗拒之恩典使罪人重生
聖徒的堅忍蒙聖靈保守告訴我們救恩出自於三一真神,而信徒的堅忍是責任但背後是聖靈的保守
司布真說"加爾文主義就是福音"
TULIP的難已理解和認同是因為我們常以人本的代替神本.
人常設法要在救恩中參一點自己的功德,但TULIP會告訴你,在救恩中人一點功勞就沒有,因為這是神的工作!就因為出於神,我們才能真正感恩並且救恩不至失落.
我想你那時無法喜歡TULIP的一點,或許就是你認為有限的救贖怎是一個愛的上帝的表現呢?
別忘了聖經告訴我們"罪的工價乃是死亡"我們都是應當滅亡之人,無人可以得救,若不是神的介入,都應當滅亡.這更說明了神的恩典是隨己意的,並且是真正的恩典,而非一視同仁的通通有獎.一個蒙恩之人最終明白這救恩並非自己有什麼,不過是神的恩典罷了.
講來講來就是"唯獨恩典"!
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分享.也希望你能更愛加爾文牧師和歸正神學.
若你喜歡,每個星期三在台北懷恩堂有唐崇榮牧師的解經講座,希望你能參加
願神祝福你和你的家,堅立你的信心和手所做的工
雖然我人不在台北,但我還是很把握每次的神學講座,謝謝您的分享。
真是令人開心呀!
原來你也參加神學講座
希望今年的講座能見到你
可以跟你交和MSN嗎?
你可以email你的msn帳號到我blogger信箱
很高興可以因為一本書認識你
謝謝你對我的寬容
願神祝福你,不管在何處
您在我的帳號後面加hotmail就是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