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ay 2011

一堂哲學的免疫疾病特論

今天上了一堂非常特別的課,也是第一次看到醫生用這種方式上課。好啦!我承認這位"醫生"讓我對醫生老師改觀,我真的很不喜歡醫生(是大多數,並非全部)總是霹靂啪拉的丟一堆臨床分析data和實務經驗,講完又告訴學生說,我不要你們背和一定要全懂,了解就好不用硬去記...,那我為什麼要每個禮拜花2個小時去聽那些我從來沒懂過的數字和符號意義,好像只有醫生才有這種能耐的感覺。

ppt的第一張就出現一個水池的相片,水池中長滿了水生植物,水波中隱約可看到樹和花倒影,老師告訴我們研究就是這樣,你要懂得分辨,眼前所看到的東西,到底哪些是真實的哪些只是幻影,研究就是「請以真實說服我」。老師告訴我們,他在陽明博士生的考試很簡單:「給你一張圖,請告訴我60個重點,如我的醫護人員可以寫出40個答案,你們沒有理由說你們寫不出來!學生寫不出來不是不會或不懂,而是還沒學習應變這樣的問題和找出重點。」接著老師繼續問我們,在蘋果日報副刊中,通常會有找出5個相異處的圖片遊戲,如果是你,你要怎麼去完成這項任務?對!一般人通常是上下比對一點一點找出破綻,但是老師回答「不」,如果是他,二話不說直接把正常的相片撕掉,就專注在有問題的相片,直接找出不協調或不合常理之處,的確找出前面1~2個破綻很容易,最難的就是剩下的那幾個,做研究亦是如此,大家看的到摸的到的,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做的研究就是那些沒有被發現,但卻是不太尋常"point"!老師說當學生看完一篇research,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這群作者原本是做什麼的研究?第二、那這篇研究這些人又做了什麼?第三、我們又從這些研究中看到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如果是我們,我又要如何設計實驗去得到一個更好的result?接著老師又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連續兩天你要跟不同的女生去一家不好吃的餐廳用餐,若你是男生,第一天是不喜歡的人,第二天是賞心悅目的人,你覺得這兩天分別兩餐,對於食物味道的感受會不會因女生不同而有所差異?一位醫師回答說他覺得跟喜歡的女生一起吃飯,食物會比較好吃;我搖搖頭說,不管怎樣我都覺得難吃,你們猜老師做了什麼回應!老師面帶微笑的告訴我們,當老師給學生兩個選擇,好吃或不好吃,學生總是習慣在老師的答案間做選擇,往往被老師的問題圈住,老師反問我們,難道你們還想給這樣的餐廳第二次機會嗎?若是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不去挑其他的餐廳呢?的確,我們總是習慣被人限制,最近跟廣告學老師談了很多學生的學習問題,不難發現,身為學生的我們,總是習慣被別人做決定,而那個決定有往往不是我們甘願接受的,但是我們卻選擇拘泥其中,而非跨出去。

老師又丟了一個問題,畢竟是講慢性腎臟疾病,一講的慢性就會牽扯很多醫療制度問題,老師又丟一個問題讓我們想:「台灣的健保到底是福利政策還是保險制度?」好好想一想。


~5/9 18:00等等上完性別平等議題解析繼續...


老師問我,你會去保火險嗎?我回答說:「會保,但沒事也拿不到保險費阿!」,老師接著說:「對,大家雖然保險,但沒有人想拿的保費,因為拿到了就代表你家毀了,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火燒屋,但是很多人保險尤其癌症險, 因為怕萬一發生意外,不想拖累家人;而健保如果是社會福利,政府給你理應就是享用,但是大家就小病沒病亂看醫生,結果本來健保應該保障的那些重大病患或慢行疾病者變成要自負龐大的醫療費用。」


~5/9 20:40...


當然老師不是整堂課都在跟我們討論這些,主要還是上台灣慢性腎臟病的情形,分析了各種疾病含有年齡和慢性腎臟病的關係,很多統計資料也跑不掉,也給了很多醫療解決方法的近況。提供一些資料給大家,可以注意健康,也可以作為研究的想法。(因為我熟析的研究是在分子癌症部份,我的生理不是很好,碰到這些會苟延殘喘。)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disease:
1. Control blood pressure and proteinuria.
2. Correction of hyperlipidaemia, mineral&bone disorders, hyperglycaemia, anemia and acidosis.
3. Cessation of smoking.
4. Early referral to a nephrologist.


5/9 21:10...


最後老師放上Paul Simon 1975所做的一首歌名"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丟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可以跟你的愛人直接一刀兩段,為何又那麼辛苦去找50個方法」,「因為除了那個方法,另外50種可能還有挽救的機會,還有一絲絲復合的希望」,「所以治療慢性腎臟並也是如此,很多方法都有希望,只要願意試就會有機會,但沒有人有把握或保證是這些方法真的可以治好一個疾病」,醫學很多問題只有開頭,到現在依然沒有句點,他還是會跟著時鐘繼續轉動,伴著我們到年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