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May 2011

二、人還是人嗎?對現今社會人觀的觀察與反思~再度被撕裂的教育

現代社會是否總是以「擁有」來衡量人的現代社會?

人文主義心理學家E. Fromm寫了一本書,中文翻譯為<生命的展現>,這個標題很有趣,帶出了兩種生活方式,我覺得也是對自己的態度,追求「有」和追求「是」,E. Fromm對西方資本主義下的商業化有很多批評,我們的社會時常會用一個人的「所有」來衡量個人價值,而往往忽略個人的「所是」來決定個人價值;在台灣,藉著不斷消費得到最新的東西,用「我有」來界定價值,這讓我想到去年去逛燦坤,vio出了一款超薄的NB,擴充性低、記憶體小和陽春的配備。我問店員說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實用,只是設計漂亮,根本沒有到將近5萬的價值,店員回答我:「這是拿身分地位的」!台灣就是會為了這種人推出新產品是嗎?我所擁有的比我更有價值,當你擁有一切看似美好的東西時,你真的本上是有價值的嗎?這是一種否定人生命的態度,把「物」的價值對等於「人」的價值,這些物本來就是被人創造設計出來的,但卻凌駕於人的價值之上,這樣不可悲嗎?談到學生,讀書為了「擁有分數」,用分數印證自己的價值,而「真我」卻失落了,難道這不也很可悲嗎?這一切的「外在表象」(或我稱為「生命的裝飾品」)難道在我們去世後真的會被人憶起?難道我們希望這些成為我們的價值嗎?不,我一點都不想要,我要人的「獨特性」。老師再舉了一個例子,他有一位醫生朋友,就像鈔票機不曾停止過,為了錢放棄享受最喜歡的古典音樂的樂趣,老師問他:「你賺這麼多要做什麼?」醫生回答:「我小時候窮怕了,要什麼沒什麼,我現在要要什麼就有什麼!」。「擁有」必須跟「生命」連結,才不會淪於物質的奴隸阿。

談到「有」與「是」之爭

耶穌基督在曠野經過三次魔鬼的試探,魔鬼要耶穌把石頭變食物(擁有財富),從聖殿跳下去應驗舊約的預言(擁有眾多信徒),要耶穌基督下拜以得萬國榮華(擁有權勢)。耶穌三次都拒絕了,「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跟隨耶穌捨己,(可能)在希伯來原意為「拒絕自己」,這也代表著,跟隨基督必須放棄舊有的自我(我有),對我而言不只是就有的生活,更是舊有的態度,背起十字架跟隨主,在主裡面更新自我,進入新的生活方式(我是)。聖經裡一段話很常聽見「施比受更有福」,可以很明白的了解「付出」比「擁有」更有福氣,老師告訴我們:「付出的人生,就是追求『所是』;而擁有的人生,卻是追求『所有』」,但「所是」和「所有」絕對不能一分為二,這樣會過度偏激,因為人需要適當的「是」與「有」,才能維持合諧,因為人有基本的需求,人也有憐憫之心,這是互相調和的。

「我有」或「我是」

在聖經裡面有移位掌管雨水的神明"巴力",在當時農業社會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雨水決定了當時農作物的生產力,而有趣的是巴力(Baal)同時具有「擁有」的意涵,崇拜"巴力"等同於崇拜"擁有","擁有"不只是以色列人的問題,更是延伸至今對社會危害之大的問題,人無法完全成為「我是」,藉著上帝也很難,而且往往一不小心就流於完全的「我有」,只有上帝才能說:I am who I am!上帝也提供了一個根源,將人的「我有」建立在上帝的「我有」,因為凡一切皆來自上帝的創造。老師的講義提出很好的問題,究竟是順從人性的抉擇,或是追求信仰的抉擇?人性(社會):「放下所有,追求所有」信仰:「放下所有,成為所是」,做抉擇很難,但取得平衡更難,因為沒有人能夠輕易捨棄"所有",更沒有人可以輕易找尋"所是"。基督教強調個人的獨特性,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創造,它給予我們放下「我有」的勇氣,也提供了「我有」的確具─你有神的形象與主愛,基督教提供由上帝而來的「所是」,抗拒被「所有」主導的人生。我深信人的價值會隨著時間和環境改變,人絕對無法說:I am who I am,當人類嘗試這麼說的時候,代表你正在擴充自己,放大自我為中心的本體,人需要一個基礎,或者說我們一定要一些adjustment來校正一些錯誤,這又回到前面說的,上帝也提供了一個根源,有提供了絕對的真理(價值),但神卻不會絕對的「導正」,即是祂能但祂不做,因為神參與在人的混亂之中,耶穌基督到成肉身,但提供了救贖的唯一方法,但是神是參予在生命的改變,用愛來包容我們,用智慧引導我們回正途。

奠基於「我是」根源之「我是」─終極關懷

這是讓我最難懂的一部分,但是進到一個宗教或回到個人信仰,往往是「被動式」,首先被創造入這個世界、被捲入上帝的終極關懷而得以存在、因信稱義(讓我們被上帝稱做是義)、被上帝呼召感動...,最終我們的終極關懷還是取決於上帝,上帝讓我們對存在有熱情的體認,因此「自我存在」或「自我價值」已經遠遠不及「投靠上帝」這件事。所以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認為:「每一位富有創意的哲學家都是一位隱藏的神學家」,即使反對上帝存在,就其終極追求與委身而言,也是支持了一種「神」的存在,老師講到這邊,我停住了,突然間似乎對<思考的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任何人都持有他自己的信念或是某個神,以作為個人最高的依據或信靠對象,或是作為自己內心最真誠的形象,但實際上這就是無神論哲學家追求的,我從何而來?宇宙提供了什麼未知道定律?然而上帝給了一個無可至否的答案:「萬物從我而來」,如此一來就不會有「假神真信,真神假信」的疑慮了。

諸神爭鬥

最後老師介紹了一位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很特別的尾聲,這是神學講座卻用一個社會學家作為結束。韋伯主張:當人做終極價值抉擇時,一旦人認定了自己的立場,如同投靠一位神明。「一旦你們認定了這個 實踐立場,你們就是取這個神來服侍,同時也得罪了其他的神。因為你們只要忠於自己,你們必然地要得出這樣一個在主觀上有意義的終極結論」;這是一個比喻,當人要終於自己的意念、想法、抉擇時,你必須面對更多的對立,韋伯就是把這種價值多元且競爭激烈的現實比喻成「諸神」,也是一種力量對決。我們的社會,"重關係"遠遠超越"獨特性",而我們人總是在期待下成長(關係下成長),不用做決定自人就會有人推著你,做了決定反而要面對更多阻力,要抵抗更多決定,所以退縮了,做決定的衝勁也沒了,人云亦云的環境,往往讓我們很難把握住上帝的聲音;而我們的教育又好到哪裡去?照規則來準沒錯,決定就省了吧!學習做決定,如同老師的經歷,唸完台大哲學系,繼續唸陽明醫科,到大五亦然決然休學往神學路邁進,去了德國和英國深造,如今已經教書10年了。或許往往在好的時間沒辦法做出好的決定,但是老師慶幸"至少"做了決定,多年後當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決定時,你已經錯過最好的時機了,這不也和沒做決定一樣徒然!?in-time非常重要,這才是真正要把握的;最後回到教會和信仰,面對誘惑或雜音,你是否勇敢做決定,並且是合乎神心意的,你是否願意被預備,是否願意成為上帝眼中的「我是」,是否又願意讓具獨特性的「我是」被繼續裝備。這也是我不斷對自己說的。

14 May 2011

一、人是誰?基督教信仰的人觀~再度被撕裂的教育

台灣神學院的林鴻信老師,花了多少時間再問自己「人是誰?」,今天的講座是他對生命的認識,他對自己重新的定義,那我又多在乎自己是誰?大學真的很棒,只要願意看見並開始改變,了解自己這個課題,已經永無止境的延續到生命終點。

聖經的觀點

人在上帝所有的被造中,是最尊貴的,因為上帝按著他的形象造了人,上帝希望人可以活出上帝的形象",但是在人有限,在上帝卻是無限,所以我們受託來管理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和大自然共榮,卻不可取代上帝的完全,神和人類立約,「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因著我們有上帝的形象,我們可以享有生命、人權、尊嚴和尊重。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不是絕對的單數,但祂卻擁有最尊貴的第一人稱,且是一個複數的第一人稱,上帝很奇妙,上帝在創造個人同時也創造了群體,Adam(亞當),意只「一個人」也暗示著「所有人」,因此上帝的形象是「人」也是「群體」,上帝讓人類不只以個體存在,而是以於群體當中的個體存在,當個體和群體不斷交織生命,我們的社會就這樣逐漸被建立;但是人並非活在健全的狀態,人往往是走在偏離和錯誤;創世紀3: 17-19「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起初,亞當和夏娃偷嘗了分別善惡果,就暗指了人並不想靠著上帝去分別善與惡,人想要做自己的上帝,像上帝一樣洞察每一件事,上帝回應我們,上帝也祝福我們和孕育著偉大文化的土地,但是人的墮落卻也直接引發著大自然的敗壞,難道這就是生命的最終嗎?熙皓哥今晚告訴大家,馬丁路德認為創造是上帝愛我們的方式,不分種族的創造,也是神愛世人最好的表徵,因為所有的創造都被祂所愛,而這些被造物樣貌又何其豐富,這也引出─神的愛遠遠超越我們對人、事、物特定的喜愛。何2:21-23耶和華說: 「那日我必允應,我必應允天,天必應允地;地必應允五穀、新酒和油,這些必應允耶斯列民,我必將他種在這地。素不蒙憐憫的,我必憐憫;本非我民的,我必對他說:『你是我的民。』他必說:『你是我的 神。』」這是罪惡中的盼望。

點與線

老師在這邊舉了英國文學家路易斯(C.S. Lewis, 1899-1963)喪偶的傷痛,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路易斯的文學著作,用著個例子,老師淺顯易懂的帶出基督教的「盼望」。路易斯在<親親如晤>這樣說道:「把一端剪斷,或同時剪斷兩端,無論那一種情況,通話都必須戛然中止,不是嗎?」,一條線不管是剪斷一個點或兩個點,結果都是"斷裂",也就是一個關係中,只要失去任何一方這個關係就會終止;的確,從一條線兩個點來看,這是一個完整的存在,一個點代表著人的「獨特性」,而且「獨特性」是具備生命中最高級與不可替代性,這也是神的形象,一條線,指出了個體間的關係性,人必須在關係中成長。兩個點必定可以連成一條直線,一個點上必會通過一條直線,這是關係的建立與存在,也具有不可分離之特性。人因著人而成為人,因為我們是在互相塑造的關係中成長,老師之所以成為老師是因為有學生,父母之所以成為父母是因為有孩子,而基督徒生活也需要被人看,當沒有人看你時,慢慢的你會脫離該有的基督徒樣貌,而上帝,我認為是線也是點,祂是人生命的出發點,也是生命的延續性,上帝參予在個體與群提的生命中,但也可以是跳脫成為所有的唯一。老師很幽默的說:「若學生像木頭移動也不動沒有反應,我還可以成為一位講課精采的老師,那我就是瘋子!我在順便罵人,你們到底聽懂沒?」(時再是忍不住大笑),「台上那些自我良好的官員也意味著,台下有一群爛百姓」,老師也舉了自己在英國趕論文的例子,為了在一年內寫出大約250頁的論文,一年365天,先寫個300篇再整理成250篇,每天從早到晚逼自己寫出一篇論文,在宿舍中獨自去埋頭苦幹,最後,他說:「那時我真的覺得自己不是人,因為我離開了人群」;對,人在互動中被雕塑不同的樣式,沒有關係性的獨特性,會成為散亂,沒有獨特性的關係,會成為拆不開的死結。上不管是個體或群體,上帝都要我們去經歷聖靈的,這樣個人改變,團體環境才會一起改變,而人有不可取代的獨特性,女神學家拉庫娜(C. M. LaCugna, 1952-1997)強調位格的獨特性:A person is an ineffable, concrete, unique, and unrepeatable ecstasis of nature,拉庫娜認為位格應該處於一種自然狀態,是本性走出自身(ecstasis of nature),因為走出自身就是進入關係。(這個部份因為要去接學妹,所以幾乎沒聽到...)

悲慟到盼望

回到<親親如晤>,路易斯他經歷悲傷,他想藉著寫作來描繪那種「痛」,但他最後發現「我以為自己可以描述出一種狀態,為喪妻的悲慟製作出一張地圖,然而,悲慟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道過程。它所需要的不是地圖,而是一部歷史。」悲慟中,路易斯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對喬伊的思念,因為他對喬伊的認識就停再死亡的那一刻,如果他繼續思念,會讓自己陷入幻象的陷阱,而這些思念也並非真正的喬伊。一個傷痛可以牽起很多經驗與回憶,這些痛也是路易斯和上帝的隔閡,但是人需要脫離,脫離過去的痛苦與孤單,因為生命正在前進,而且永遠不會停止。所以路易斯如何讓自己跳脫回憶與幻象?他得到的答案是「放手」,「然而,還是有兩項大收穫——現在,我已有自知之明,不至於把它們稱作「永久性」的收穫。當我轉向神時,我的心所遇見的再也不是那道緊閉的門;轉向伊,也不再是一片空茫,——也不再嘀咕她在我心中的形象有何問題。我的塗鴉顯示出我已有了些許進步,但與我所期望的仍有些許差距。也許,真正的情形是,這兩種改變都非可以輕易觀察得到的,因為沒有突然的。驚人的、和情緒性的轉變。就像室內的逐漸暖和起來,或晨曦的瀉入,當你開始察覺時,它已持續一陣子了。」,「越不哀悼她,越能親近她」當路易斯放手後,喬伊反而更真實,這個真實不是「主觀」的「想像」,而是「客觀」的「彰顯」。人都在追求「真實」,老師的講義在這邊將追求真實外延成尊重他者,我們存在的社會,每個人不可能如預期的表現出「該有的樣子」,所「回歸真實也就是尊重事實」,正如老師講義上說的:「畢竟真實的痛苦還是真實,虛假的安慰還卻是虛假的」。回到信仰,我們必須真實的面對上帝,真實的告訴上帝我們想的,而不是老告訴上帝我們應該想的,正如聖經所記錄的每一件人、事、物,那些不也是真實的「墮落」、真實的「貪婪」、真實的「小信」、人真實的「需要上帝」?基督教最大的盼望就是復活。這也是基督教最可貴的地方。人的生命參雜無數的猜疑,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會親見主的真貌,在這之前,敬畏與準備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人不能參透祂的奇妙作為。

上半場尾聲

老師念完台大哲學系,當完兵又考上陽明醫學院,念到第五年他離開進到神學院,老師提醒我們,因為背景訓練,他容易用既有的思維和論述去探討哲學的東西,但是「故事」才是吸引人的東西,一個生命的歷程,一個真實的體驗才能切合人性,所以老師提醒我們:「求上帝讓我們對故事有好的品味,尤其是對自己的故事(生命)」。自己的生命自己承擔,上帝賦予人權利與自由,上帝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給予了最尊貴的形象─上帝的形象,這是一個提醒也是一個祝福,但是不能被濫用,因為神的原意是美的。

註:由東華大學,曾珍珍老師所翻譯的<親親如晤>

9 May 2011

一堂哲學的免疫疾病特論

今天上了一堂非常特別的課,也是第一次看到醫生用這種方式上課。好啦!我承認這位"醫生"讓我對醫生老師改觀,我真的很不喜歡醫生(是大多數,並非全部)總是霹靂啪拉的丟一堆臨床分析data和實務經驗,講完又告訴學生說,我不要你們背和一定要全懂,了解就好不用硬去記...,那我為什麼要每個禮拜花2個小時去聽那些我從來沒懂過的數字和符號意義,好像只有醫生才有這種能耐的感覺。

ppt的第一張就出現一個水池的相片,水池中長滿了水生植物,水波中隱約可看到樹和花倒影,老師告訴我們研究就是這樣,你要懂得分辨,眼前所看到的東西,到底哪些是真實的哪些只是幻影,研究就是「請以真實說服我」。老師告訴我們,他在陽明博士生的考試很簡單:「給你一張圖,請告訴我60個重點,如我的醫護人員可以寫出40個答案,你們沒有理由說你們寫不出來!學生寫不出來不是不會或不懂,而是還沒學習應變這樣的問題和找出重點。」接著老師繼續問我們,在蘋果日報副刊中,通常會有找出5個相異處的圖片遊戲,如果是你,你要怎麼去完成這項任務?對!一般人通常是上下比對一點一點找出破綻,但是老師回答「不」,如果是他,二話不說直接把正常的相片撕掉,就專注在有問題的相片,直接找出不協調或不合常理之處,的確找出前面1~2個破綻很容易,最難的就是剩下的那幾個,做研究亦是如此,大家看的到摸的到的,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做的研究就是那些沒有被發現,但卻是不太尋常"point"!老師說當學生看完一篇research,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這群作者原本是做什麼的研究?第二、那這篇研究這些人又做了什麼?第三、我們又從這些研究中看到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如果是我們,我又要如何設計實驗去得到一個更好的result?接著老師又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連續兩天你要跟不同的女生去一家不好吃的餐廳用餐,若你是男生,第一天是不喜歡的人,第二天是賞心悅目的人,你覺得這兩天分別兩餐,對於食物味道的感受會不會因女生不同而有所差異?一位醫師回答說他覺得跟喜歡的女生一起吃飯,食物會比較好吃;我搖搖頭說,不管怎樣我都覺得難吃,你們猜老師做了什麼回應!老師面帶微笑的告訴我們,當老師給學生兩個選擇,好吃或不好吃,學生總是習慣在老師的答案間做選擇,往往被老師的問題圈住,老師反問我們,難道你們還想給這樣的餐廳第二次機會嗎?若是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不去挑其他的餐廳呢?的確,我們總是習慣被人限制,最近跟廣告學老師談了很多學生的學習問題,不難發現,身為學生的我們,總是習慣被別人做決定,而那個決定有往往不是我們甘願接受的,但是我們卻選擇拘泥其中,而非跨出去。

老師又丟了一個問題,畢竟是講慢性腎臟疾病,一講的慢性就會牽扯很多醫療制度問題,老師又丟一個問題讓我們想:「台灣的健保到底是福利政策還是保險制度?」好好想一想。


~5/9 18:00等等上完性別平等議題解析繼續...


老師問我,你會去保火險嗎?我回答說:「會保,但沒事也拿不到保險費阿!」,老師接著說:「對,大家雖然保險,但沒有人想拿的保費,因為拿到了就代表你家毀了,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火燒屋,但是很多人保險尤其癌症險, 因為怕萬一發生意外,不想拖累家人;而健保如果是社會福利,政府給你理應就是享用,但是大家就小病沒病亂看醫生,結果本來健保應該保障的那些重大病患或慢行疾病者變成要自負龐大的醫療費用。」


~5/9 20:40...


當然老師不是整堂課都在跟我們討論這些,主要還是上台灣慢性腎臟病的情形,分析了各種疾病含有年齡和慢性腎臟病的關係,很多統計資料也跑不掉,也給了很多醫療解決方法的近況。提供一些資料給大家,可以注意健康,也可以作為研究的想法。(因為我熟析的研究是在分子癌症部份,我的生理不是很好,碰到這些會苟延殘喘。)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disease:
1. Control blood pressure and proteinuria.
2. Correction of hyperlipidaemia, mineral&bone disorders, hyperglycaemia, anemia and acidosis.
3. Cessation of smoking.
4. Early referral to a nephrologist.


5/9 21:10...


最後老師放上Paul Simon 1975所做的一首歌名"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丟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可以跟你的愛人直接一刀兩段,為何又那麼辛苦去找50個方法」,「因為除了那個方法,另外50種可能還有挽救的機會,還有一絲絲復合的希望」,「所以治療慢性腎臟並也是如此,很多方法都有希望,只要願意試就會有機會,但沒有人有把握或保證是這些方法真的可以治好一個疾病」,醫學很多問題只有開頭,到現在依然沒有句點,他還是會跟著時鐘繼續轉動,伴著我們到年邁....

1 May 2011

帶不走與帶走的!

上週五陳俊堯老師告訴我,希望將一些自己對生科系的看法留給學弟妹當參考,其實為此苦惱了許久,因為我該如何告訴大家,讓我努力在生科系完成學業的動力,不只是「培養興趣」、「認真上課」,更重要的是告所我不得對任何事情馬虎的「信仰」;剛好在苦惱之際,廣告學概論的甘尚平老師又給了清大彭明輝老師所寫的一篇: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這篇開始了我另一個想法。我高中升大一就進到實驗室,我很慶幸也很哀怨甚至後悔,因為我覺得好多的選擇被剝奪了。首先我並不是帶著興趣進去實驗室,我只用了姑且一試的心態,而實驗室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友,加上又是學校團契的負責老師,所以我跟老師的關係很微妙,有點像父女又有些亦師亦友,所以我的大學生活從此被清楚的劃分三大塊:學業、實驗室、團契(教會),就是這麼簡單明瞭。我給自己的實驗室生活30分,因為很多事情讓我在實驗室不是學習技術或知識,我花了將近1/2時間在處理與人的關係,1/4在與老鼠殘鬥,剩下的就是一些自己不曾滿意過的實驗結果和實驗態度,所以這一塊我就略過,我來跟大家聊聊一些特別的經驗吧。但我要說的是,即使在生科生存不是我最初的意願,但我絕不會讓自己在這裡苟延殘喘得過且過的浪費時間,要讓一切都變的更有意義且更具挑戰性。

過去在實驗室並沒有routine的papers presentation,正如多數的大學生,我在大三之前也不太可能自己主動去找文獻看,加上一進實驗室,老師給李我一篇paper,從此我對這個東西打退堂鼓,有強烈被揠苗助長的感覺(苦笑),那時我想做的只有把那些讓我頭痛的專業科目趕快解決掉,低分飛過無妨,但我的自尊心不容我當掉,大一上完李政偉老師的普生部分,我就非常肯定未來三年把所有時間放在分細生(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因為那才是我要的;大三開始修研究所的課(細胞訊息傳遞特論),沒有分生與細生基礎,就毅然決然跑去修「分細所」的課,我永遠不會忘記老師幫我簽家退選單時,那種充滿擔憂的表情,結果那個學期考試成績全班第二高,分數還遠遠超過那些研究生,你們說大學生是不是非常flexible?正如彭老師說的:「碩士生和大學生最主要的差別,大學生讀什麼都必須要從頭到尾都懂,碩士生只需要懂他用得著的部分就好!大學生因為面對的知識是有固定的範圍,所以他那樣念。 碩士生面對的知識是沒有範圍的。大學生在沒有研究進度與專業限制,可以想學什麼就學什麼,這是研究生沒有的優勢與權利,但是你們學了什麼呢?這是個人選擇,沒有對與錯,我認為負責任的態度最重要。

大三下眼看就要準備研究所考試,我不懂如何看paper,實驗室也沒有報paper這種規定或習慣,於是我大膽的上修大四的seminar,又同時修研究所陳紀雄老師的分子癌症生物學,我用了這種暴力強迫自己看paper,有點變態卻非常的有效,這個過程讓我在看彭老師這篇文章時輕易許多。資料檢索的能力可以被培養,圖書館提供了很多直接的方法,當生物人最基本要會使用的NCBI,這都是容易上手的管道,只要肯接觸,即使系統常常改版還是難不倒大學生。當時在做資料篩選時我並沒有做太多的考慮,反正先從龍頭老大開始挑起,也就是Nature,好的期刊對於reader的學習會有極大的幫助,不管是寫作格式、邏輯順序、資料充足、淺而易懂的working hypothesis(頭)和result(尾)的schematic pictures,我真的認為,好的期刊可以大大提升閱讀興趣,也可以加速吸收速度,即使份量可能是小期刊的3倍多,難度與創意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但是花時間花力氣絕對是需要的。大學4年中,我要承認陳俊堯老師是我的死穴,除了比較解剖,其餘老師的考試平均都30分左右,每次收到成績單都很哀怨,明明總成績85分沒問題,但最後總是變成72分上下(普生和微生物...),那一次seminar,其實實驗室老師根本沒有幫我rehearse,只有實驗室學姊幫我聽過一次,所有問題都是一一去敲老師的門詢問的,所以那一次presentation俊堯老師坐在台下對我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壓力,最後泓吉和俊堯老師也不出我所料,問題像傾盆大雨拼命往我頭上倒(我知道泓吉老師要確定我有沒有看懂,俊堯老師是很誠懇的想要多了解分生這一塊領域),即使問題回答的讓老師不甚滿意,下課後老師卻肯定了我的膽識,至少我踏出了第一步。seminr結束緊接著2個禮拜又要在陳紀雄老師的課報paper,而且還是由老師挑選的,好死不死老師給我挑了一篇Nature letter,而且內容是大學四年完全沒接觸過的linc RNA,HOTAIR,當然結果是被電爆,因為太多實驗方法是最新的實驗技術,根本連瞄都沒瞄過,但是老師告訴我,這些挑戰都是必經的,不要害怕。零零總總算下來,我吃了40多篇的papers,而且一篇Nature的references中,大約2/3又是nature,用掃描式閱讀看過一次,不可能全部看懂,但是最基本的人家的實驗目的和結果必須暸落指掌。我很高興自己從3個月一篇nature(在沒有任何翻譯軟體其況下,包括實驗方法至少要懂80%+做好PPT),到兩天一篇,這件事是大學四年中,讓我個人最興奮的一件事,但是這還不夠,除了專業領域,更要跳出去找一篇不曾碰過的知識,所以我在ponpon老師的基因治療中,我選了Alzheimer當作新的挑戰,同樣的面對一堆電生理實驗,我自己也data電的頭昏眼花,還好老師要我們強調"實驗創意"、"實驗背景"、"實驗可行性"。先學會抓住paper的主軸,配合review和progress閱讀,實驗方法可以多聽多看,時間久了大家可以發現,文獻的脈落和方法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大變化,只要抓住實驗"創意",這些知識就逃不出你手掌心了。

我在看彭老師這篇文章時,有一個地方讓我感觸良多,但是,好的期刊論文往往是國外著名學府的名師和一流的博士生共同的研究成果,假如你要在鎖定的應用場域上「打敗」他們,突出自己的優點,這基本上是一個很困難的挑戰。即使只是要找出他們的缺點,都已經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了。我在寫研究所考試所需的研究計畫,就碰到了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創造創意,我只能專別人的漏洞,然後把這個漏洞放大,自己研究計畫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這個隨時會坍塌的洞上面,我沒有按這自己專題研究繼續寫,因為我想要拋棄那些研究重新開始(it's too complicated to explain why I want to restart another new researchs),於是我就把最看的papers綜合起來(因為這些都是我最熟西的),把相似和相異之處找出來,再看看自己還能寫些什麼,當然準備research proposal中也是困難重重,因為我都看nature,對一個大學生而言近乎完美的研究,要去找出"瑕疵"真的難上加難。不過口試委員根本連瞄都沒瞄一眼,但是經驗過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不管回憶好壞,至少走過的路都會是值得的。

一個大學畢業生,四年下來都是假定「課本是對的」這樣地學下來的,從來沒有學習如何分析課本知識的優缺點,也就是「只有理解的能力,而沒有批判的能力」。碩士生則必須要有「對一切既有進行精確批判」的能力。但是,這個批判並非個人好惡或情緒化的批判,而是真的找得到充分理由去支持的批判。這個批判的能力,讓你有能力自己找到自己的優、缺點,因此也有機會自己精益求精。...。但是,一個嚴格訓練過的合格碩士,他做事的時候應該是不需要有人在背後替他做檢證,他自己就應該要有能力分析自己的優、缺點,主動向上級或平行單位要求支援。鼓勵大家,挑戰自己去修研究所的課,進入實驗室和研究生一起"做研究",可以跳脫大學生就跳吧!因為我熱愛分生,所以這四年光分細生相關我總共修了超過15學分,課本的錢應該也超過萬....,但是研究所小班制真的可以有更多時間去直接面對老師的挑戰,直接面對觀念上的問題,即使未來不會走學術或是研究,但是大學生可以試著去提出自身的問題,不管是學習、知識甚至態度上的問題,並且用心去檢視並改善,這才是來大學的目的,80%的人離開學校後不會學以致用,但是一旦你帶著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洞察事情的能力,這些永遠都會是個人最棒的能力,不要只想的去做大學生"應該"做的事,我,身為一個大學生,我沒有希望自己成績卓越,但是我希望自己用"活"的方式去學習"活"的東西。「獨立自主的判斷能力」是進到大學老師就不斷提醒的,判斷是個人的,不要把判斷變成普遍的"價值觀",如果大學畢業生的主要能力是吸收既有知識,碩士畢業生要有能力創造知識,那先創造個人的獨特性吧!

這是我正式報過的4篇(按照上台前後順序排列),若對分細生相關研究有興趣者,這幾篇絕對值得用心一讀:
1. A luminal epithelial stem cell that is a cell of origin for prostate cancer. Nature08361(這篇真的很複雜,被問的亂七八糟的就是這篇,但多數是很美的古典分生技術)
2. Long non-coding RNA HOTAIR reprograms chromatin state to promote cancer metastasis. Nature08975 (當時大三下報,裡面都是用最新high throughput的array data做分析,在台灣生技公司還找不到這些服務)
3. A coding-independent function of gene and pseudogene mRNAs regulates tumour biology. Nature09144 (據泓吉老師說法,這篇研究結果以後一定出現在各位的分生課本中)
4. Reversing EphB2 depletion rescues cognitive functions in Alzheimer model. Nature09635(這篇可以認識自己的記憶形成經過哪些signal pathways,用字遣詞的文學素養很高)

寫完同時,LAVAZZA冷了,罐子裡的咖啡粉也見底了,我的靈感來源,正在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