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r 2011

思考的熱情~讀後感

「唯有一再重複想像已發生的事,才能真正瞭解曾經發生的故事,而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加以敘述的人,才能把故事說的好」。

思想和行動之間所存在的連結性,到底是什麼?蘇格拉底的人生觀為「活著的定義就是提出問題」。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可能覺得良心平安,在這個世上,不僅「發現」真相是一件困難的事,你還必須「否認」真相!人共存在這個混亂的社會,生活沒有一刻是靜止的,我們永遠都有事要關心、實踐,人總要跨出自我的界線走向他人,或這個社會。人群中不能缺少相異性,只有相異性能保證個人行動的空間。相異性和多元性讓個人得以展現。人的本質不在一個與世界隔絕的內在核心,而是在與他人共存時得以顯現。小從個人,大至整個世界,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被拼湊起來的,對於國家制定的法規,文化衍伸出的不公,我們不該袖手旁觀;這學期修了一門通識,叫做「性別平等議題解析」,這門課針對了很多就有的文化觀念,像是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者內等想法提出很多批判,在60年代就有很多女哲學家提出社會對女性不公平的看法,婦女的角色就是靜止不動,僵化成物件;男性的主權將婦女矮化成物品,無法盡情發揮創造力,而男性的統治,也同時限定了女性的存在;非常多以開發國家都想開發女性人力資源,但是卻依然受制於舊有的思想。若不從男女來看社會的價值觀,而從社會公義來看呢?

「是什麼讓我們思考?」我們可以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提出「為何而做?」,人在每一次的行動裡重新創造並朔造自我,賦予自我新的定義。耶穌是一位受難者,一個忍受痛苦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所知的痛,不管是心理或是身體的痛,我們是否又能把自己和那些社會中的弱者放在相同的位置,去關心並疼惜他們。我們能否帶著痛在不幸之中還能繼續讚美上帝的慈愛,是否我們依然選擇把自己陷在悲傷中,繼續讓自己在角落中受苦?德國女哲學家Simone Weil所提出的基本思想:對人類來說,不幸和痛苦是經驗上帝愛的唯一機會。痛苦可以讓我們思考,為何這個刺要在我身上,這個刺又能讓我學習以同理心去關懷生命中同樣也帶有無法抹滅的刺的人;將心比心,比較是一個讓人進步的動力,比較也是一個讓人墮落的陷阱,什麼方式或情境下的「比較」也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思考。

也許我們生命中的目的就是找到一個方程式,上帝為個人所訂的絕對真理,我們去演繹、計算這個方程式,我們可能就是根據這些方式去做決定,或許藉由演算,我們同時可釐清與神的關係,到生命最終可能發現方程式無解,也可能是一個無意義的方程式,但是結果不是上帝最終的目的,因為神創造我們不是公式,而是一個無限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公式或許只是一個準則,讓我們隨時校正與警惕。作為生命的界限,死亡促進我們思考,「人類受限於有限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一生,而有限的存在只有透過永恆的存在,亦即上帝的存在才找的到理由」。...在黑夜裡,人敞開懷抱直接接觸上帝,此時感官和理性都沉默,沒有一種理性能照亮黑夜相反的,另一位哲學家Heidegger提出另一種說法:人類對自己存在於時間內的自覺、對自身有限生命的自覺中「被拋入世界」,這是生命起源的一個盲點,就有點像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一樣,完全無法有個確切的定論,疑問一旦沒有解決,人類會不停追問自己到底是來自何方?但Heidegger也給了一個正向又有點屈服於命運找尋答案的人生:人的責任是接受被拋入世界的事實,勇於規劃自己的人生,亦即有所行動。對於存在的基本經驗,像是恐懼、無聊、語言、良知等,均要加以仔細分析這些經驗。這就是信仰的價值之一,提供了一個淺而易見的差別,聖經創世紀就記載了一切生命的起源,不是憑空出現,是神精心的安排,人類乃上帝所創造,知道這一點,人類就可以找到寧靜和依恃,對Edith Stein來說,一個意義就此出現,人類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平安和庇護,人類不可能自己創造意義。所以Edith Stein將「被拋入世界」解釋為「被創造入世界」。

台灣的教育不是讓學生"思考(thinking)"而是像餵飼料雞一樣的"填鴨式教學",大學以前爸爸拿了蘇菲的世界給我看,當時我用了兩種方式評斷這本書1)封面顏色2)哲學,所以我拒絕閱讀,因為那不是我的能力所可以理解的,這是個人自我的限制?亦是環境(教育)給予的挑戰僅此於"課本"?就不得而知了。大學四年老師有教學生更多人生的課題嗎?沒有,但是老師提供更多機會和訓練,但是如果我們把大學以前的學習態度完完全全的複製到大學,那大學教育就只是前途中的一個障壁罷了。我們並沒有一定要「必須」被「限制」,我們的樣貌不是既定的,我們的應該是要成為,努力成為為生命負責的主人或僕人(在基督裡),人類沒有不變的本質,我們再每一次的行動與意念中重新朔造自己的生命與行動力,「思考」且「行動」是可以嘗試的第一步。

6 Mar 2011

有了天國的資產,還需理會地上的不公義嗎

十字架理論:縱向人與神的關係,橫向人與人的關係。

很多人總是喜歡把長老教會和政治色彩混為一談,對於長老教會走上街頭的抗爭不以為然,但是當我們坐在教會聽牧師講著神的賞賜有多豐盛,因為信所以有救贖,又有多少人想到,但我們安穩在教會唱歌讚美時,有多少人正在為著下一餐的著落而憂心,難道這些人不配擁有上帝的"豐盛恩典"嗎?我一直對強調「人與神的關係」和「聖靈充滿」的教導不以為意,這些教導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基督信仰的全部;《基督教要義》以認識神作為起點,而加爾文直接指出,當人認識神時,他便會更深的認識自己,而當他越深的認識自己,他便不能不更深的認識神。當人真正的認識神,必然看到自己的墮落;看到神的榮耀同時也反映出自己的罪汙﹔當人真的認識神時,就不可能不敬畏神,並脫離現有的反叛,因此,認識神便等於接受救恩,進入神的豐盛生命之內。藉著個人靈修和禱告與神溝通,是每個基督徒必需做的,聖經也是在諸多的殺戮和不安定中形成,當生活物質過於豐富時,往往會不自覺的去乎略一些不曾經歷也沒機會經歷的過程;這次跟姊姊聊起她參加天國文化的想法,更加深我對在長老教會中「不易被聖靈充滿」的講法越感反感,聖靈充滿並非一定要倒下、哭泣、嘶吼、源源不絕的方言,聖經對聖靈的形象形容也不完全像我們經歷的如此,難道坐在教會中禱告忽然一陣微風吹過臉頰,這只是自然現象而不是聖靈降下?神為什麼要讓我們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在讓人在上千萬人面前經歷聖靈?為什麼只有在特會才會聖靈充滿?聖靈充滿後又要如何繼續與神的關係?當我們經歷聖靈的同在的同時,地球還在運轉,眾多人還在生靈塗炭中,除了聖靈充滿很重要,我們又還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嗎?

台灣年輕人願意一個禮拜花3個小時敬拜讚美,卻不願意花1分鐘關心我們的社會,一年不知道到花多少交通時間去教會,卻連個坐車來回投票的時間都不願「施捨」給我們的國家;不可否認的,教會的環境越趨時尚年輕人也更加蜂擁而至,這是一種流行,某種層面來看也是台灣模擬歐美教會的方式之一,但是我們終究學到多少,我們學到充滿活力的敬拜方式,我們得到上百人聚會的成果,但是我們沒有學到別人對國家社會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忘記別人背後公民教育深厚的基礎,這是否也意味著新一代青年的信仰建立在搖搖欲墜的道德觀之上?當多更多的基督徒經歷「豐盛生命」同時,我們的國家是否也呈正相關的越來越豐盛,或是加重M型社會結構?

隨著大家口中喊著復興!復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越顯疏離,教會內又關係是如何?去年同訓營一位長青的畢契學長和我們分享現代青年經歷神的方式,但是他最後提醒我們:「如果只能用一種方式經歷上帝,那你們的上帝就太遜了!」有機會和熙皓哥聊起在學生工作中的經歷,他也告訴我,並非只有在服事或聚會中才能經歷上帝,家庭生活中夫妻相處也是可以經歷上帝的,我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就在社會運動中經歷上帝的救贖與憐憫,所以我們的信仰告白才能深刻寫出:「我們信,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祂要使人從罪惡中得釋放,使受壓制的人得自由、平等,在基督裡成為新創造的人,使世界成為祂的國度,充滿公義、平安與喜樂。」上帝創造這個世界,按著祂的形象造了人類,並且將我們擺放在其中,上帝賦予我們管理者的腳色,我們生命的表象結合上帝的形象、氣息(spirit)與這個社會的型態,如果上帝只要我們看重與祂的關係,在起初就不需要再造夏娃陪伴亞當;我們不屬自己乃屬主,不管敬拜多麼火熱、熱中於參加政治活動都要提醒自己在思想和行為上絕不能居領導的地位,是甘心願意摒棄心中的私欲,完全降服於聖靈的引導,這樣才不會偏離正道淪於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