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心理學家E. Fromm寫了一本書
談到「有」與「是」之爭
耶穌基督在曠野經過三次魔鬼的試探,魔鬼要耶穌把石頭變食物(擁有財富),從聖殿跳下去應驗舊約的預言(擁有眾多信徒),要耶穌基督下拜以得萬國榮華(擁有權勢)。耶穌三次都拒絕了,「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跟隨耶穌捨己,(可能)在希伯來原意為「拒絕自己」,這也代表著,跟隨基督必須放棄舊有的自我(我有),對我而言不只是就有的生活,更是舊有的態度,背起十字架跟隨主,在主裡面更新自我,進入新的生活方式(我是)。聖經裡一段話很常聽見「施比受更有福」,可以很明白的了解「付出」比「擁有」更有福氣,老師告訴我們:「付出的人生,就是追求『所是』;而擁有的人生,卻是追求『所有』」,但「所是」和「所有」絕對不能一分為二,這樣會過度偏激,因為人需要適當的「是」與「有」,才能維持合諧,因為人有基本的需求,人也有憐憫之心,這是互相調和的。
「我有」或「我是」
在聖經裡面有移位掌管雨水的神明"巴力",在當時農業社會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雨水決定了當時農作物的生產力,而有趣的是巴力(Baal)同時具有「擁有」的意涵,崇拜"巴力"等同於崇拜"擁有","擁有"不只是以色列人的問題,更是延伸至今對社會危害之大的問題,人無法完全成為「我是」,藉著上帝也很難,而且往往一不小心就流於完全的「我有」,只有上帝才能說:I am who I am!上帝也提供了一個根源,將人的「我有」建立在上帝的「我有」,因為凡一切皆來自上帝的創造。老師的講義提出很好的問題,究竟是順從人性的抉擇,或是追求信仰的抉擇?人性(社會):「放下所有,追求所有」信仰:「放下所有,成為所是」,做抉擇很難,但取得平衡更難,因為沒有人能夠輕易捨棄"所有",更沒有人可以輕易找尋"所是"。基督教強調個人的獨特性,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創造,它給予我們放下「我有」的勇氣,也提供了「我有」的確具─你有神的形象與主愛,基督教提供由上帝而來的「所是」,抗拒被「所有」主導的人生。我深信人的價值會隨著時間和環境改變,人絕對無法說:I am who I am,當人類嘗試這麼說的時候,代表你正在擴充自己,放大自我為中心的本體,人需要一個基礎,或者說我們一定要一些adjustment來校正一些錯誤,這又回到前面說的,上帝也提供了一個根源,有提供了絕對的真理(價值),但神卻不會絕對的「導正」,即是祂能但祂不做,因為神參與在人的混亂之中,耶穌基督到成肉身,但提供了救贖的唯一方法,但是神是參予在生命的改變,用愛來包容我們,用智慧引導我們回正途。
奠基於「我是」根源之「我是」─終極關懷
這是讓我最難懂的一部分,但是進到一個宗教或回到個人信仰,往往是「被動式」,首先被創造入這個世界、被捲入上帝的終極關懷而得以存在、因信稱義(讓我們被上帝稱做是義)、被上帝呼召感動...,最終我們的終極關懷還是取決於上帝,上帝讓我們對存在有熱情的體認,因此「自我存在」或「自我價值」已經遠遠不及「投靠上帝」這件事。所以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認為:「每一位富有創意的哲學家都是一位隱藏的神學家」,即使反對上帝存在,就其終極追求與委身而言,也是支持了一種「神」的存在,老師講到這邊,我停住了,突然間似乎對<思考的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任何人都持有他自己的信念或是某個神,以作為個人最高的依據或信靠對象,或是作為自己內心最真誠的形象,但實際上這就是無神論哲學家追求的,我從何而來?宇宙提供了什麼未知道定律?然而上帝給了一個無可至否的答案:「萬物從我而來」,如此一來就不會有「假神真信,真神假信」的疑慮了。
諸神爭鬥
最後老師介紹了一位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很特別的尾聲,這是神學講座卻用一個社會學家作為結束。韋伯主張:當人做終極價值抉擇時,一旦人認定了自己的立場,如同投靠一位神明。「一旦你們認定了這個 實踐立場,你們就是取這個神來服侍,同時也得罪了其他的神。因為你們只要忠於自己,你們必然地要得出這樣一個在主觀上有意義的終極結論」;這是一個比喻,當人要終於自己的意念、想法、抉擇時,你必須面對更多的對立,韋伯就是把這種價值多元且競爭激烈的現實比喻成「諸神」,也是一種力量對決。我們的社會,"重關係"遠遠超越"獨特性",而我們人總是在期待下成長(關係下成長),不用做決定自人就會有人推著你,做了決定反而要面對更多阻力,要抵抗更多決定,所以退縮了,做決定的衝勁也沒了,人云亦云的環境,往往讓我們很難把握住上帝的聲音;而我們的教育又好到哪裡去?照規則來準沒錯,決定就省了吧!學習做決定,如同老師的經歷,唸完台大哲學系,繼續唸陽明醫科,到大五亦然決然休學往神學路邁進,去了德國和英國深造,如今已經教書10年了。或許往往在好的時間沒辦法做出好的決定,但是老師慶幸"至少"做了決定,多年後當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決定時,你已經錯過最好的時機了,這不也和沒做決定一樣徒然!?in-time非常重要,這才是真正要把握的;最後回到教會和信仰,面對誘惑或雜音,你是否勇敢做決定,並且是合乎神心意的,你是否願意被預備,是否願意成為上帝眼中的「我是」,是否又願意讓具獨特性的「我是」被繼續裝備。這也是我不斷對自己說的。
5 comments:
前面說得不錯,
可惜後面說的太多信仰之詞。
不然,可以增加說服力。
澄清一下,這是一個神學講座的感想,信仰對基督徒而言就是生命緊密的連結,所以所有的反思都會回到個人信仰,謝謝。
哦哦,原來如此!不好意思!^^
雖然我是無神論,但我尊重信仰!
沒特別意思!
文中出發點是很好的,
不過這世界充滿物欲。
用信仰拋開醜陋虛偽的人心,
可以尋找一片淨地,也很棒!
Is a dream:
跟您分享一下,用信仰拋開醜陋虛偽的人心的確很重要,但會成為基督徒的人,正是因為無法用信仰拋開醜陋虛偽的人心,所以我們需要這個信仰,因著是罪人所以我們需要^^。
淨地,那是上帝在天上為我們預備的家(天家、天國),但在這之前,神還是親自參予在我們混亂的生命之中。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