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r 2011

思考的熱情~讀後感

「唯有一再重複想像已發生的事,才能真正瞭解曾經發生的故事,而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加以敘述的人,才能把故事說的好」。

思想和行動之間所存在的連結性,到底是什麼?蘇格拉底的人生觀為「活著的定義就是提出問題」。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可能覺得良心平安,在這個世上,不僅「發現」真相是一件困難的事,你還必須「否認」真相!人共存在這個混亂的社會,生活沒有一刻是靜止的,我們永遠都有事要關心、實踐,人總要跨出自我的界線走向他人,或這個社會。人群中不能缺少相異性,只有相異性能保證個人行動的空間。相異性和多元性讓個人得以展現。人的本質不在一個與世界隔絕的內在核心,而是在與他人共存時得以顯現。小從個人,大至整個世界,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被拼湊起來的,對於國家制定的法規,文化衍伸出的不公,我們不該袖手旁觀;這學期修了一門通識,叫做「性別平等議題解析」,這門課針對了很多就有的文化觀念,像是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者內等想法提出很多批判,在60年代就有很多女哲學家提出社會對女性不公平的看法,婦女的角色就是靜止不動,僵化成物件;男性的主權將婦女矮化成物品,無法盡情發揮創造力,而男性的統治,也同時限定了女性的存在;非常多以開發國家都想開發女性人力資源,但是卻依然受制於舊有的思想。若不從男女來看社會的價值觀,而從社會公義來看呢?

「是什麼讓我們思考?」我們可以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提出「為何而做?」,人在每一次的行動裡重新創造並朔造自我,賦予自我新的定義。耶穌是一位受難者,一個忍受痛苦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所知的痛,不管是心理或是身體的痛,我們是否又能把自己和那些社會中的弱者放在相同的位置,去關心並疼惜他們。我們能否帶著痛在不幸之中還能繼續讚美上帝的慈愛,是否我們依然選擇把自己陷在悲傷中,繼續讓自己在角落中受苦?德國女哲學家Simone Weil所提出的基本思想:對人類來說,不幸和痛苦是經驗上帝愛的唯一機會。痛苦可以讓我們思考,為何這個刺要在我身上,這個刺又能讓我學習以同理心去關懷生命中同樣也帶有無法抹滅的刺的人;將心比心,比較是一個讓人進步的動力,比較也是一個讓人墮落的陷阱,什麼方式或情境下的「比較」也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思考。

也許我們生命中的目的就是找到一個方程式,上帝為個人所訂的絕對真理,我們去演繹、計算這個方程式,我們可能就是根據這些方式去做決定,或許藉由演算,我們同時可釐清與神的關係,到生命最終可能發現方程式無解,也可能是一個無意義的方程式,但是結果不是上帝最終的目的,因為神創造我們不是公式,而是一個無限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公式或許只是一個準則,讓我們隨時校正與警惕。作為生命的界限,死亡促進我們思考,「人類受限於有限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一生,而有限的存在只有透過永恆的存在,亦即上帝的存在才找的到理由」。...在黑夜裡,人敞開懷抱直接接觸上帝,此時感官和理性都沉默,沒有一種理性能照亮黑夜相反的,另一位哲學家Heidegger提出另一種說法:人類對自己存在於時間內的自覺、對自身有限生命的自覺中「被拋入世界」,這是生命起源的一個盲點,就有點像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一樣,完全無法有個確切的定論,疑問一旦沒有解決,人類會不停追問自己到底是來自何方?但Heidegger也給了一個正向又有點屈服於命運找尋答案的人生:人的責任是接受被拋入世界的事實,勇於規劃自己的人生,亦即有所行動。對於存在的基本經驗,像是恐懼、無聊、語言、良知等,均要加以仔細分析這些經驗。這就是信仰的價值之一,提供了一個淺而易見的差別,聖經創世紀就記載了一切生命的起源,不是憑空出現,是神精心的安排,人類乃上帝所創造,知道這一點,人類就可以找到寧靜和依恃,對Edith Stein來說,一個意義就此出現,人類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平安和庇護,人類不可能自己創造意義。所以Edith Stein將「被拋入世界」解釋為「被創造入世界」。

台灣的教育不是讓學生"思考(thinking)"而是像餵飼料雞一樣的"填鴨式教學",大學以前爸爸拿了蘇菲的世界給我看,當時我用了兩種方式評斷這本書1)封面顏色2)哲學,所以我拒絕閱讀,因為那不是我的能力所可以理解的,這是個人自我的限制?亦是環境(教育)給予的挑戰僅此於"課本"?就不得而知了。大學四年老師有教學生更多人生的課題嗎?沒有,但是老師提供更多機會和訓練,但是如果我們把大學以前的學習態度完完全全的複製到大學,那大學教育就只是前途中的一個障壁罷了。我們並沒有一定要「必須」被「限制」,我們的樣貌不是既定的,我們的應該是要成為,努力成為為生命負責的主人或僕人(在基督裡),人類沒有不變的本質,我們再每一次的行動與意念中重新朔造自己的生命與行動力,「思考」且「行動」是可以嘗試的第一步。

No comments: